2023年蚌埠工商學院專升本經濟學基礎考試大綱
一、總綱
本大綱適用于:安徽省屬普通高校(以及經過批準舉辦普通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應屆全日制普通高職(??疲┊厴I(yè)生;安徽省高校畢業(yè)的具有普通高職(??疲W歷的退役士兵??荚囀菄页姓J的招收??茖W生升入本科階段學習的選拔性考試,旨在考核學生對于本課程是否達到進入本科學習水平的基本要求。考試需在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時間內,采用閉卷方式進行。
本大綱旨在規(guī)定課程學習和考試的內容和范圍,是實施課程考試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學生高效學習的綱領性文件,有助于考試標準的規(guī)范化和具體化。
本大綱的制定旨在貫徹國家和安徽省的相關要求,依據有關政策文件,根據“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原則,實現培養(yǎng)高級應用性金融人才的目標。本科目考查內容以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經濟分析工具和方法為主線,圍繞供求、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市場結構、宏觀經濟總量、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問題等內容展開,使學生具備應用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來分析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各種現象、解決市場經濟中各種問題的能力,具備進一步深造的基本素養(yǎng)和潛質??荚囈越洕鷮W相關基本理論知識為基礎,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應用性,通過對各章節(jié)知識要點的扎實掌握和融會貫通實現創(chuàng)新性。
二、學科考查內容綱要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本課程考試參考書目:《經濟學基礎(第3版)》,高鴻業(yè)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
《經濟學基礎》課程是金融學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在金融學專業(yè)課程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基礎地位和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發(fā)展,學習關于市場經濟的基本知識和理論越來越重要??疾椤督洕鷮W基礎》課程,側重考查學生對經濟學基本理論的理解,以及運用經濟學的知識、理論和方法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的能力,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國家關于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使得學生具備更為扎實和全面的學科素養(yǎng)。具體包括:
1.能力目標
準確、恰當地使用經濟學的專業(yè)術語,正確理解和掌握經濟學的有關范疇、原理和規(guī)律;
系統(tǒng)地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運用有關理論辨析、解釋和論證某種觀點;
理解和把握國家相關政策和方針,結合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背景,運用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認識和評價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2.知識目標
掌握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發(fā)展歷程;
掌握供求、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市場結構、宏觀經濟總量、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問題等相關概念、基本原理及經濟分析方法;
熟練運用經濟理論和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地研究經濟問題提供經濟理論和經濟分析的思維框架。
3.素質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提高學生信息處理和應用的能力,具有資源稀缺意識,養(yǎng)成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高度自覺行為;
提升學生獨立尋找解決經濟問題的途徑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深入觀察和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
(二)考試范圍與要求
考試范圍主要圍繞供需和均衡價格、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市場結構、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指標、國民收入的決定、失業(yè)與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政策等主要內容展開。具體考查內容如下:
第一章 引論(不考)
第二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第一節(jié) 微觀經濟學的特點(一般)
第二節(jié) 需求曲線(重點)
Ø 掌握需求、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曲線的特征
第三節(jié) 供給曲線(重點)
Ø 掌握供給、影響供給的因素、供給曲線的特征
第四節(jié) 均衡價格(重點)
Ø 掌握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計算
第五節(jié) 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一般)
Ø 了解需求的價格彈性的概念與計算,彈性的分類、收益與彈性的關系
第六節(jié) 運用供求曲線的事例(一般)
Ø 了解最高限價、最低限價及其運用
第三章 消費者選擇
第一節(jié) 無差異曲線(重點)
Ø 理解效用及效用函數
Ø 掌握無差異曲線概念及特征、邊際替代率及其遞減規(guī)律
第二節(jié) 預算線(重點)
Ø 掌握預算線及其變動
第三節(jié) 消費者均衡(一般)
Ø 了解消費者均衡的實現
Ø 第四節(jié) 消費者的需求曲線(不考)
第四章 生產函數
第一節(jié) 短期生產函數(重點)
Ø 掌握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概念,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
第二節(jié) 長期生產函數(重點)
Ø 掌握等產量線、邊際技術替代率的概念
第五章 成本
第一節(jié) 成本的概念(一般)
Ø 了解機會成本、正常利潤與經濟利潤概念
第二節(jié) 成本最小化(一般)
Ø 掌握等成本線、成本最小化、產量最大化
第三節(jié) 短期成本曲線(一般)
Ø 掌握短期成本分類
第四節(jié) 長期成本曲線(不考)
第六章 完全競爭市場
第一節(jié) 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重點)
Ø 掌握市場的類型及特征
Ø 掌握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
第二節(jié) 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重點)
Ø 掌握利潤最大化原則及均衡條件
第三節(jié)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給曲線(一般)
Ø 了解短期均衡的五種情況
Ø 理解生產者剩余
第四節(jié) 完全競爭廠商和行業(yè)的長期均衡(不考)
第五節(jié) 完全競爭市場的福利(不考)
第七章 不完全競爭的市場
第一節(jié) 壟斷(重點)
Ø 掌握壟斷、壟斷形成的原因、壟斷的需求與收益
第二節(jié) 壟斷競爭(一般)
Ø 理解壟斷競爭市場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寡頭(一不考)
第四節(jié) 不同市場的比較(不考)
第八章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不考)
第九章 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不考)
第十章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jié) 不完全競爭(一般)
Ø 理解壟斷造成市場失靈
第二節(jié) 外部影響(一般)
Ø 理解外部性的概念
第三節(jié) 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一般)
Ø 了解公共物品的特點
第四節(jié)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一般)
第十一章 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
第一節(jié) 宏觀經濟學的特點(一般)
第二節(jié) 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核算方法(重點)
Ø 掌握GDP、GNP概念及其區(qū)別,掌握用支出法核算GDP
第三節(jié) 國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標(一般)
Ø 了解NDP、NI、PI、DPI等概念
第四節(jié) 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般)
Ø 了解兩部門經濟和三部門經濟的恒等式
第五節(jié) 名義GDP和實際GDP(重點)
Ø 掌握名義GDP、實際GDP、GDP折算指數
第六節(jié) 失業(yè)、物價水平和經理人采購指數(不考)
第十二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一節(jié) 國民收入由什么決定(一般)
第二節(jié) 均衡產出(一般)
第三節(jié)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重點)
Ø 掌握消費、儲蓄的概念及其函數,掌握邊際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邊際儲蓄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
第四節(jié) 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乘數(重點)
Ø 理解兩部門經濟國民收入的決定,掌握乘數的概念及計算
第五節(jié) 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和乘數(一般)
Ø 理解三部門經濟國民收入的決定,了解各種乘數的概念及大小關系
第六節(jié) 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不考)
第十三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IS—LM模型
第一節(jié) 投資的決定(重點)
Ø 掌握投資函數
第二節(jié) IS曲線(重點)
Ø 掌握IS曲線含義、IS曲線的移動及影響因素
第三節(jié) 利率的決定(重點)
Ø 掌握流動偏好陷阱(凱恩斯陷阱)概念,理解貨幣需求函數
第四節(jié) LM曲線(重點)
Ø 掌握LM曲線含義、LM曲線的移動及影響因素
第五節(jié) IS—LM分析(一般)
Ø 理解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
第十四章 宏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jié)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以及經濟政策影響(重點)
Ø 掌握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第二節(jié) 財政政策及其效果(重點)
Ø 掌握并理解自動穩(wěn)定器概念及發(fā)揮自動穩(wěn)定器作用的三項制度,
第三節(jié) 貨幣政策及其效果(一般)
第四節(jié) 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不考)
第五節(jié) 關于總需求管理政策的爭論(不考)
第六節(jié) 供給管理的政策(不考)
第十五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
第一節(jié) 總需求曲線(一般)
Ø 理解總需求函數、曲線移動
第二節(jié) 古典總供給曲線(重點)
Ø 掌握古典總供給曲線的政策含義
第三節(jié) 凱恩斯總供給曲線(重點)
Ø 掌握凱恩斯總供給曲線的政策含義
第四節(jié) 常規(guī)總供給曲線(一般)
Ø 了解常規(guī)總供給曲線
第五節(jié)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對現實的解釋(不考)
第十六章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
第一節(jié) 失業(yè)的描述(一般)
第二節(jié) 失業(yè)的原因(重點)
Ø 掌握失業(yè)的三種原因
第三節(jié) 失業(yè)的影響與奧肯定律(重點)
Ø 掌握奧肯定律的內容
第四節(jié) 通貨膨脹的描述(一般)
第五節(jié) 通貨膨脹的原因(重點)
第六節(jié) 通貨膨脹的成本(不考)
第七節(jié)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一般)
Ø 理解菲利普斯曲線的含義
第十七章 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不考)
第十八章 國際經濟的基本知識(不考)
第十九章 經濟學與中國改革、開放與發(fā)展(不考)
三、試卷結構
分值比例:試卷總分為150分
經濟學基礎(微觀部分)(70%)+經濟學基礎(宏觀部分)(30%)